台海网11月6日电据泉州交通局报道,泉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,今年前三季度,泉州市交通运输经济指标运行良好,其中,网络货运、悬挂式运输、冷链运输等新型业务模式并不粗俗,交来了亮丽的成绩单,为泉州交通物流稳步增长提供了强劲势头。
今年1月1日起,交通运输部,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《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》正式施行,网络货运正式步入规范发展之路今年前三季度,泉州市共有6家企业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获得《网络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》,成为具备网络货运经营资质的平台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相比,网络货运平台车辆里程利用率可提高40%,平均等待时间由2至3天缩短至8×10小时,平均运费可降低10%,单车吨位日产量可提高2
今年前三季度,全州新增(更新)牵引车77辆,挂车171辆,分别比去年增长45.28%和56.88%,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挂运方式改变了原来点对点集卡作业方式,采用先进的循环挂和物流作业中心一体化物流模式。经测算,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,单车年周转量提高32.8%,每吨公里可节约成本约0.22元,每百吨公里节约柴油约1.56升,油耗节约45.5%。近年来,泉州市从省际公铁联运线逐步拓展到省道长途挂线。
在冷链运输方面,前三季度泉州市新增车辆37辆,投资25609万元,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泉州市在2019年分别有11家和9家企业申请冷链运输市政补贴和省级补贴,分别获得补贴资金161.04万元和310.32万元(记者吴立娇记者林英坤林振珍)